计网第六章
第一节
网络应用模型
C/S模型:客户机间不直接通信、网络管理集中、可拓展性差,服务器客户机模型
P2P模型:任意一对计算机任意通信、共享文档、可拓展性好、容错率高、点对点模型
随记
采用C/S模型协议:HTTP、FTP、DNS、SMTP、Telnet、SSH、POP3、IMAP、SQL
服务器、客户端都可以主动向对方发送消息,而没有限制
P2P,定义为一种逻辑网络,P2P,分发速度往往快于C/S,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效率较高
补充内容
Web、FTP、电子邮件、文件服务器,均使用TCP,从而均需要构建三次握手、四次释放
DHCP、DNS,均使用UDP,不需要构建握手和释放,直接传输
这种一般不会显性给出,往往给定隐含条件:实时传输、文件传输,需要辨别类型
第二节
层级域名空间
知晓域名读法:右向左读,从右向左分别:顶级、二级、三级
域名服务器
外部层级: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限域名服务器
内部层级:本地域名服务器、主机
当本地域名服务器无法解析该域名时就需要求助根域名服务器,均采用网络地址
根域名服务器一般只返回需要搜索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网络地址
顶级域名服务器,可能返回最终地址,也可能返回下层权限域名服务器网络地址
权限域名服务器一定能够将所需解析域名转化为对应主机的网络地址
域名解析过程
递归、迭代两种,一种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多个请求报文,一者由其他服务器代发
站在本地服务器的角度,请求报文最少发送零个,最多发送网络层级数个
站在主机的角度,因为主机也具有域名缓存,所以请求报文最少也只发送零个
域名解析返回的地址是网络地址,最终需要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依靠的是地址解析协议
随记
域名与网络地址、物理地址、主机均没有对应关系,可以视作几乎没关系
内部地址翻译为外部地址,NAT
主机必须知晓本地域名服务器的地址,本地域名服务器必须知晓根域名服务器地址
12:其实重点在于发出的主语,这边发出的主语是域名服务器
若改为主机,那么发出的主语明显就会改变,最多发出的请求报文数也会改变
14:关键在于,HTTP协议,建立在TCP连接之上,因而需要经过三次握手
最好情况:本地域名知晓网络地址,直接建立三次握手,最后一次握手顺便传递
最坏情况:本地-根-顶级-权限,方得到网络地址,然后再三次握手和传输
本题的核心就是:HTTP协议,包括其传输数据的方式,本处提及的为纯文本文件
第三节
基本功能概述
实现异构网络的文件传输,应用层协议,基于可靠连接的:TCP,采用:C/S模型
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和格式、匿名方式共享文件、用户权限方式提供文件管理能力
端口复用,服务器数据端口均存在分时复用的情况,否则无法多对连接
TCP支持的应用层协议:HTTP、FTP、SMTP、POP3、IMAP、SSH、Telnet、BGP
此类应用协议若考察,均需要结合相关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释放,需要留意该点
传输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传输层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的考察
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控制连接:21、数据连接:20;控制连接先于数据连接创建,在响应时即创建
数据连接是临时的,控制连接是持久性的,数据连接含两个进程:传送进程、连接进程
主动式、被动式:默认主动式,均是针对服务器是否主动而言的
FTP,带外连接,NFS:能够方便实现文件的修改和共享
随记
FTP,建立连接的步骤内,就包含三次握手,这种细节需要注意
命令通过控制接口传输,数据通过数据连接传输,但需要看清楚对应的主语
一般默认方式:服务器通过固定端口连接主机端口
同样,一个FTP连接,由一对套接字唯一确定,性质上与TCP几乎完全一致
MSS:TCP报文段的数据最长段,而非整个报文的长度,整个报文还需要加上首部长度
服务器数据连接端口,具体看模式,主动模式服务器采用固定端口
被动模式则随机开放端口供客户机连接
第四节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电子邮件协议,三者组成电子邮件系统
用户代理一般是运行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邮件服务器发送和接收、缓存邮件
邮件服务器采用C/S模型,并且需要同时作为客户、服务器运行,因为是双向服务的
邮件发送与接收协议
各协议应用场景:
SMTP:用户到邮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到邮件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到用户:POP3
电子邮件格式重点:目的地址必填、邮箱名全网唯一、来源地址必填(由系统自动填充)
MIME:ASCII码的翻译程序,因为SMTP只支持ASCII的传输,需要其双向翻译
SMTP、POP
SMTP:采用TCP、端口号25、连接与传输过程涉及三次握手、四次释放,滑动窗口
SMTP:250、550、354,分别代表确认、无此用户、确认可开始传送
POP:采用TCP、端口号110,调用其协议的主体是用户,采用拉的方式读取邮件
由客户端选择采用下载并保留还是下载并删除的方式
IMAP:多功能协议
随记
万维网电子邮件,基于浏览器向其服务器发送,使用HTTP协议
不同服务器间的传送过程才使用SMTP,指代服务器A->服务器B这样的流程
第五节
超文本传输协议
应用层协议、采用TCP连接、无连接、支持非持续连接,持续连接、面向文本
统考命题重点:HTTP传输流程
浏览器分析URL,向DNS请求解析,主机查询自身DNS缓存,若有建立连接
若无,则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起DNS请求,本地域名查询自身映射,有则建立连接
若无,则采用迭代查询或递归查询得到对应文档所在主机的IP地址
基于IP地址建立TCP连接,经过三次握手最后一次握手附带HTTP请求,开始传输数据
根据HTTP1.0亦或HTTP1.1决定采用持续还是非持续,或是流水或是非流水
非持续每个对象都需要建立一次TCP连接,非持续连接每次发送一段数据内容
非流水每次发送均需要一段双向延迟,流水情况下可以视作连续发送
根据TCP接收窗口、拥塞窗口共同决定发送数据量的大小
若发送内容大于一个最大段长,则需要分多次传输,小于则可以一次性传输完成
数据传输完成后,TCP四次挥手关闭连接
数据实际传输过程中,涉及ARP协议实现链路层的数据传输,涉及IP层提供的网络服务
随记
每个网页文本文件、图片,都作为一个对象传输,尤其注意网页文本文件
Cookie号存放在本地主机,Cookie内容存放在服务器上,由主机决定是否附入报文头
17:本类题目有较为明确的判断准则,一旦出现最大段长必然考察流量拥塞控制
如果出现发送端传输速率,那么即可明确考察流水线,即使一般情况下可能直接忽略
一般情况下,最后一次握手附带HTTP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