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操作系统的特性

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并发:区别于并行;单处理器必然并发;多处理器支持并行;

共享:互斥共享、同时共享

虚拟:时分复用、空分复用、设备虚拟化

异步:并发性导致异步性

操作系统的目标与功能

计算机资源管理、响应用户请求并分发为硬件执行

用户请求服务接口:命令接口(联机、脱机)、程序接口(系统调用)

随记

用户程序中调用的服务:库函数,绝大多数运行在用户态,部分涉及系统调用

用户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系统调用,但系统调用并非请求服务的唯一方式

对于敏感操作,用户无法执行,只能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第二节

单道批、多道批;

单:内存仅一道程序;异常或完成时替换;处理器外设串行工作

多:内存多道作业;阻塞即被替换,处理器外设并行工作;作业调度;无交互性;

分时:多道批;时间片剥夺(时间片到期、异常、阻塞、完成);时分复用;强交互性;

实时:硬实时;软实时;及时性更强;分时基础;

网络、分布式、个人:目前流行

逻辑:

人机速度矛盾诞生单道批;机器外设矛盾诞生多道批;人机交互矛盾诞生分时、实时

顺应时代发展诞生实时、网络、分布式、个人

随记

单道批适用于批处理作业;多道批适用于多作业处理

周转时间、调度时间、响应时间等,均为分时操作系统进程调度概念,从未硬性要求

中断技术是多道批操作系统能够出现的核心

多道程序操作系统必须要实现并发和共享,其余均可随意


第三节

处理器运行模式

特权指令:

非特权指令:访管、陷入、系统调用、库函数、程序运行指令…

特权指令:返回指令、I/O指令、中断指令…

时钟管理、中断处理、设备驱动、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均属于内核功能

内核功能

时钟管理、中断机制、原语、数据结构管理

中断及相关知识点

该部分暂未读懂,未来结合题目、中断、计组、套卷再度思考

随记

不管什么操作系统,运行程序都需要从一个初始地址开始

中断是操作系统的功能,多道批必须提供;

中断处理结束返回的程序既可能是目态也可能是管态,中断处理过程必然是管态

常见的非特权指令:

存取数,读时钟,加减乘除,寄存器清零,压栈弹栈,跳转,trap(访管)

常见的特权指令:

开关中断,写时钟,输入输出,写PSW、I/O指令

简洁来说就是,对于共享资源的访问需要特权指令来执行

对于独占资源的访问,非特权指令进行执行就可以了

特权指令:I/O指令、置中断指令、中断返回指令、关中断指令(清内存、置时钟、分配资源、修改页表段表、修改用户访问权限)

核心态:时钟管理、中断处理、设备驱动、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

系统调用: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控制、进程通信、内存管理
【异常:故障(falut)、陷阱(trap)、终止(abort)】

系统调用的执行一定在操作系统内核,系统调用本身一定是用户态发生的事件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415929/article/details/127852663]


第四节

操作系统结构

分层法、模块化、宏内核、微内核、外核

分层法:

易于调试;维持接口即可扩充;依赖关系难定义;不灵活;性能低;难划分

特征:层级化、层只能与邻接层直接通信、上调下、下供上

模块化:

内聚性、耦合度概念;纸上谈兵;更灵活;独立清晰;可动态加载与卸载模块

特征:模块化、模块与模块间接口通信

宏内核:

规模庞大、设计复杂、功能繁多;性能极高;安全性低;

微内核:

规模较小、设计简单、功能外置;性能较低;安全性高;灵活;易于移植;分布式

内核仅提供基本服务,大部分服务置于用户态服务程序

采用C/S架构、服务程序间的交互必须基于内核的通信机制导致频繁切换核态

基本功能:内核提供机制硬件、软件基础;用户态服务程序实现功能;抽象和具体关系

常考机制:

1.进程管理:进程创建、进程调度、进程终止、上下文切换

2.内存管理:内存分配、地址空间管理、分页机制

3.中断处理:硬件中断处理、异常处理、处理异常情况

4.低级通信机制:消息传递、同步机制

5.低级硬件控制:基本设备管理、引导和初始化

外核:

本质为内核态虚拟机资源分配管理程序,可顺便实现硬件资源分配利用回收管理

操作系统引导

P348,21年统考题,操作系统引导过程

磁盘相关:

磁盘低级格式化到存在磁道、扇区

磁盘分区,产生主引导记录、分区引导记录;只有结构没有内容

磁盘逻辑格式化(高级格式化),装载文件系统、装载操作系统

引导过程:

BIOS,通电自检、加载默认存储设备零号盘块

读取MBR,读取分区表、分区引导程序,移交控制权于分区引导程序寻找活动分区

读取活动分区首盘块:PBR,读取启动管理器寻找程序,转交控制权寻找启动管理器

寻找到后转交给启动管理器,加载操作系统初始化程序入内存,引导完毕

细节补充:

BIOS程序存储在主板上的ROM中,与RAM一起构成主存

外存可以为磁盘、硬盘、U盘、光盘等,各自均可存有操作系统,默认一般排磁盘

MBR,外存设备零号扇区,内含分区表、程序、标记符;活动分区,含操作系统分区

PBR,活动分区零号扇区,内含程序、标记符;BOOT程序一般指代MBR中程序

启动管理器加载操作系统;BOOT程序寻找并加载活动分区;PBR用于寻找并加载管理器

引导过程共有四个程序;

虚拟机

第一类虚拟机

相当于一个操作系统或者外核,可以直接运行在硬件上、分配未抽象的硬件资源

性能强、能够支持更多的虚拟机,但迁移性较差,全部运行在内核态

第二类虚拟机

相当于一个用户程序,运行在宿主操作系统上,部分运行于内核态

无法分配硬件资源、只能由宿主操作系统代为分配资源、性能弱、支持数量少

共性细节补充

虚拟机对特权指令的使用均会被虚拟机管理程序截断,当是内核态的命令时

第一类虚拟机管理程序会直接安排正常的指令执行,第二类需要使用宿主的系统调用

当用户态执行特权指令时,均会被虚拟机管理程序直接模拟驳回,不安排硬件

随记

库的概念:运行在用户态的已编制好直接可引用的函数、程序;系统调用的请求方法

部分库函数、程序涉及系统调用,用户可以依靠调用库函数间接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外核作为内核中的运行程序,管理资源的分配,用户自然可以请求外核服务

操作系统内核部分常驻内存,其他部分按需调入

操作系统引导程序,共有四个,仅初始,BIOS,不存在于磁盘

加载入MBR,PBR,这一类加载入后,先前程序的控制权就全部转给相应分区,不再参与

BIOS,相应引导过程、中断向量表的构建,相对细节依旧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