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

采用C/S模式,使用的是TCP,常见的考察形式就是端口号、模型、使用的是TCP还是UDP

这个在P290有总结,是需要背诵的

其他,常见的服务器连接,主要有这几类:DHCP、FTP、SMTP、DNS、WEB

WEB、FTP、SMTP采用的是TCP连接,DHCP、DNS采用的是UDP协议

需要注意的一些补充点:

只有服务器端的端口号是确定的,一般都默认是主动模式下端口号为20、21

客户端的端口号是随意的,一般所谓的熟知端口号基本都是服务器端的

服务器端、客户端都各自有一个控制进程、数据传输进程,所以加起来实际上是两个

端口号为21的控制端口是长时间开启的,数据连接是传输完就结束的

主动模式、被动模式,记住一点,主动服务器端口号确定,被动服务器端口号随机

主动、被动是针对于服务器而言的,服务器主动连接或者被动连接,一般默认主动连接

NFS是FTP的进阶版,方便了共享文件的实现,不太可能考太细,有空可以补充

FTP不擅长文件的共享,因为需要整个下载,整个上传,即使只需要修改一小部分

数据连接、控制连接是并行的


SMTP:

SMTP服务器是C/S模式,采用TCP(凡是涉及可靠性、文件传输都是TCP,详细在P225

至于发送、接受过程,省流:

A的用户代理使用SMTP把文件发到SMTP服务器缓存里面

SMTP服务器读取到缓存后采用SMTP发到收件者的SMTP服务器

由收件者的SMTP服务器将文件发送到邮箱,最终收件者的用户代理采用POP3把文件读出

其实核心需要注意的就是谁完成了什么,这个考试很容易考察张冠李戴的情况

所以细节上面还是要注意一下,复习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多看几遍准确把握再说


电子邮件格式稍微看几眼,记忆一下就行,没特别多可以补充的

MIME是辅助SMTP进行传输非ASCII码的辅助协议,SMTP本身还是不能实现非ASCII的传输

MIME同样用于面向ASCII的HTTP协议,响应报文本身就是基于ACSII的,得传图像的对吧

SMTP传输过程,书上的那段话就实在太过于抽象了,看下面这个图就行,看PPT

POP3,这段话比较简单多看几遍就能记住,不赘述,稍微看下细节

IMAP,简单来说就是POP3的升级版,这样理解就行了,可以用于替代POP3

至于基于HTTP的邮件发送,参考这个图,理解上面或许有一定偏差,需要去弥补

其实主要就是,这个不同服务器,指的是“不同邮件类型的服务器”

而非同类型的邮件服务器


这基本也是二轮和未来复习需要做到的,多看、多想、查漏补缺、提高熟练度

基本是会根据PPT和网上的一些博客进行补充吧,这个再说,后面会单独列下计划的


WWW,万维网,采用HTTP协议,使用HTML语言…

其实个人想说的重点是这个:基于TCP连接的,都要考虑TCP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三次握手、流量控制、窗口大小、流水线传输等,容易配合出综合题的

或者说,整个连接过程其实每一个过程都可以联系知识点考察,难度可能就比较高了

后续复习的时候会进行一次整体性的补充、完善,基本就是串联起来

HTTP的无连接其实意思是这个东西的传输仅仅是TCP中的“数据传输”而已

自然是一个临时的,自然是无连接的,强调过了那么就要清楚,也可以衍生拓展出去

任何基于TCP的数据传送本身都是“无连接的”,因为这仅仅是一个数据传送进程

至于Cookie,看下面的图吧,书上的文字看起来不是特别舒服


关于一个考点:

非持续连接、持续连接,其实核心并不在持续与否,而是在配合出综合题的情况上

TCP连接的第三次握手一般都视作附带了请求,不过一定要具体结合题目看,容易惯性

此外,RTT是一个往返时间,有时候给定的可能是单向时间,总之,审题、总结经验

传输过程是可以配合流水线进行考察的,尤其如果给定传输速度,一定要写流水线了

此外,除了流水线外,就是拥塞窗口、接受窗口、发送窗口、选择重传这一类相应事项

综合题照样可以结合这一些考察,TCP相应能结合的考点非常多

此外,明确一个事项,请求一个HTTP页面的时候,会需要先响应得到一个基本html文件

然后才会去逐渐响应得到图像、Flash等网页元素内容,课后习题有写


报文格式等;

基本建议参考湖科大的PPT即可,书上的内容基本没什么用,残缺的也比较多


课后习题的一些补充说明:

7、10这种,书上给出的一个条框里面根本没有,需要自己补充各类型请求的含义

至于6、8、9这类,只要不画错图基本不会出问题,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就是从何时开始计算时间,从开始连接?还是开始WEB请求?还是开始发送?

对于14题的一些解释和说明,确实比较难理解:

NAT对应的内容在P143,计网7里面

首先是这些IP地址都是私有地址,说明是在局域网内的,被自己管辖之下的

对于一台主机而言,其想要和外界通信,必须要在NAT表内有表项,不论接受还是传输

传输而言,需要让NAT帮助自身创建一个端口号,映射到局域网的主机IP和源端口

即:NAT的5001号创建端口号对应192.168.85.10的主机,对应主机内端口号20的程序

以这个端口号附带NAT路由器的公网地址向外才能正常进行通信

接受而言,你敢想象发过来一个5001号创建端口号,发现NAT表没有该表项目的可能吗

如果发过来目的地址为5001号端口没法被正常映射到局域网主机的IP和对应的端口号

那么这个信息只会被丢弃,根本不可能到底局域网内的主机

因而题设条件也就明朗了,如果WEB服务器响应了外网HTTP请求,必有对应NAT表项

更何况在HTTP请求之前实际上已经有建立了TCP连接,必然是会有NAT表项的

如果没有,那么只能说明根本不是对外网的HTTP响应,是对内网的响应,不用理睬的

NAT路由器的三种情况:

丢弃、转发、分配对应端口号,均有其条件的

丢弃的情况:无法正常转换端口号、缓冲区满、ICMP协议对应(P151

转发:在NAT表内能找到对应的转换端口号和主机号,TCP是支持全双工的

因而一个端口号可以实现接受和发送两种功能,这个稍微要注意一下的,例如20号端口

分配对应端口号:就是该IP分组需要访问公网,NAT表项又没有该项

对于真题,其实可以考更细一些,如果给定数据传输速度,那么“至少”就是流水线

不过题目并没给出传输速度,反而忽略了传输延迟,那么也就作罢,自己清楚即可


一轮学完之日:202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