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工大教书匠对应内容

补充内容

文前提示!

相对而言二轮的时候个人会进行内容的补充、以及借鉴他人文章,进行细节的修补

具体计网个人并不想花太多力气上去,计组和数据结构才是个人想要重点花时间的方向

这些内容平时当作小说看就行了


一些小补充:

报文交换需要注意的就是需要一次性全部传输到一个路由器,才能继续向后发送的特性

而分组就可以并发发送,以组为单位,且可实现流水线

在本书中单位会有所不同,KB和kb就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注意,同时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流水线工作方式,以几个发送口决定r是多少,统考题目的考察方式

以太网是一种总线拓扑形式的网络,常用于城域网


无连接服务基本上是不可靠的,当然可以通过一些用户手段将其变为可靠的

有连接服务一般都是可靠的

OSI参考模型需要背诵,各个层级和相关的功能,下面是一个简版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分别给定各自的功能属性

物理层:规定信号电气含义、规定接口参数

数据链路层:检测误差(帧错+位错)、流量控制、控制对共享信道访问,主要任务是把上层传下来的封装为帧

网络层: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

传输层:端到端传输服务、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复用分用

会话层:建立终止管理会话进程、有序传递数据、断点下载处理

表示层:统一数据结构和编码形式、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

应用层:满足需求


TCP/IP:

网络接口层:接受IP分组并发到指定物理网络,对应OSI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网际层:选择路由,对应OSI网络层

传输层:端与端之间对话,对应OSI会话层、表示层


考试相对而言以考察概念比较多,尤其是计网,只能是背了,没办法的


编码和调制:

首先明确各种编码以及其对应的方式,免得混淆起来

PCM、数字发射器是对应编码为数字信号,调制器、放大器调制器是对应调制模拟信号

但凡出现调制、调制器,不用想,必然是调制为模拟信号

对于几个英文需要记住其含义

归零,Return Zero//非归零,None Return Zero//

反向非归零 None Return Zero invert//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

上述均是数字编码编码为数字信号

采样、量化、编码是对应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分别:调频、调幅、调相、正交调制

频分复用是模拟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归零:

每个时钟周期均归零一次,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或者相反

非归零:

把上一种的归零给去除,不归零,全用于传递信号

反向非归零:

每次跳变置为0,不跳变置为1

不同版本教材会对此有一些不同的态度,尤其在统考没有定下具体例子的情况下

有时候可能以跳变做信号,有时候可能以电平做信号,因而具体看题目而定


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

一者在中央跳变表信号,同时表示时钟信号,向上跳变/向下跳变表示1和0两种信号

其他时间的跳变不需要用于解释,实际做题只需要看中间的跳变即可

因为把一个码元从中间分开为高、低电平,所以编码速度就是码元速度的两倍

差分曼彻斯特,中间的跳变变成了时钟信号,实际信号表达在每个码元起始

起始码元不跳变代表1,跳变代表0


对曼彻斯特的解释:

实际上将一个码元一分为二,分为两种码元(一般一个码元对应一个bit,曼彻斯特主要应用于二进制的传输

一种码元是零码元,对应高电平起始,中间向低电平跳变表零

另外一种则相反,对应为低电平起始,中间向高电平跳变,含义为一

当然具体向上跳变也可以作零,向下跳变可以作为一,相反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因而,因为一个原本意义上的码元对应产生了两次的电平变换

电平变换速率是原先意义上的两倍,因而占用的频道带宽也是原先的两倍

同时需要为每一个电平变换编码,因而编码速率也是原本意义上的两倍

也可以理解为,原先只需要正常的编码速率,现在在传输信息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加速

这样就使得编码效率变低,变为了原先的一半,书上写的都是对应原先而言的

在曼彻斯特里面,实际上把一个码元一分为二,即一个bit对应了两个码元

因而码元速率是原先的两倍,而传输速率是不变的,因为依旧是一秒X个bit不会改变

同样编码效率低的还有一个归零编码,其也是双倍编码速度

但这里说个问题,一般而言这个码元,说实话还是以一个bit对应的为主,没有统一口径

到底是两个码元?还是一个码元,说实话各说其词


一些杂项补充:

信道的内容见P32上方


奈氏准则、香农定理:

奈式是无噪声环境下的极限传输速率,香农是有噪声环境下的极限传输速率

具体需要根据题设条件看清楚是否是无噪声环境

对于每道题目而言,需要特意注意能否把两个均算出来,能算出来要以低的为准

有时候每波特携带的信息可以隐含用二进制,配合一些知识点一起考察,例如曼彻斯特码

对应则为课后习题第八题,做题的目的是尽可能物尽其用从题目中总结价值和经验

奈式准则下,波特率最高只能是2W波特,这个是一个极限值,也会考

香农定理下面有一个信噪比,一般考试都会结合信噪比一起考,还是要会算的

公式总体并不难,传输速率的计算无非就是波特率·每个波特带的Bit量

至于Bit量,需要注意几个说法:

离散值、多少种等等,基本就是意思可以用多少位二进制来表示这些信号

具体的Bit量也就是对应的二进制位数,课后对应习题9、11、13、18、21、22、23、30

这是一个基本要求,要从二进制能表示的信息去理解

正交调频的公式也是基于此,只要课后习题做过问题就不会特别大

采样次数:

一般采样次数就是定为每秒的波特数也就是波特率

同时因为采样次数需要超过最大频率的两倍,所以也可根据信号频率算采样率

同时有时的采样率是无效的,因为奈氏准则下最高只能是两倍频率

最后,需要注意计算公式里面的W,含义是频道带宽,而不是频道的频率,是带宽宽度


补充:

ISO模型里面,只有到了传输层以上,也就是资源层以上才能被称为是端对端

在通信子网内只能被称为点到点的主机

P16页上方的原语比较反直觉,该背就背吧,王道这本书质量一般,建议看网上资源

对TCP/IP,网际层也被称为IP层,传输层有两种协议,一种是TCP,一种是UDP

分别对应可靠、不可靠两种连接服务

早期的共享式以太网采用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即CSMA/CD协议来解决碰撞冲突问题


理想低通信道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2W,但理想带通信道就是W

至于信道复用,这一块内容书上并没有,只能是参考其他的网络教材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在湖科大那边有较好的解释

对课后的20,主要就是要清楚时分复用是占用相同的频带宽度的,TDM

频分复用则是把带宽给按需分开,每个占据是不同的频带带宽,后续会详细补充